來不及.JPG

  《對不起,來不及陪你長大》——老實講,看書名跟大綱介紹,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很催淚的書,結果拿起來看了幾頁,看看看,愈看愈不對,作者口吻冷靜,敘事清晰,條條不紊,這跟我想像的怎麼不太一樣?
  我闔上書頁,查了一下資訊,作者黛娜.坎納迪(Dana Canedy),畢業於肯塔基大學新聞系,記者,普立茲新聞獎得主。
  很好,瞬間我全部瞭解了,繼續翻開書頁。
  而且我要說,這也是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。
  作者毫不矯揉造作的口吻,反而讓人更貼近她、更瞭解發生在作者身上的故事,國中唸書時,老師都會說『讀〈出師表〉不哭者不忠;讀〈陳情表〉不哭者不孝;讀〈祭十二郎文〉不哭者不慈』
搞得我看東西都要兢兢業業,該哭的時候沒有哭出來,是不是就禽獸不如?可是《對不起,來不及陪你長大》看起來毫無壓力,作者絕對沒有『我要弄哭你,你沒哭就是沒有同情心』的態度,而是非常認真、平實地敘述自己身上發生的事。
  
黛娜.坎納迪從小最不想嫁的就是軍人,她的父親是軍人,她討厭她父親過苛地要求他們服從,她討厭遷徙不定的軍旅生活,所以她一直在逃避查爾斯,偏偏就是一名軍人,的追求,即使她第一次看見他就有好感,也絲毫不肯退讓。是查爾斯傾盡全力追求,他長時間的表現博取了她的信賴,她才遲遲地下定決心跟查爾斯攜手一生,時間上的拖延導致他們還來不及結婚、寶寶也才十個月大,查爾斯就離開了他們。身為美國軍人,2005年12月,查爾斯被派往伊拉克參戰,2006年10月,死於戰場。
  怎麼21世紀的今天,泱泱大國美國,還存在著歷史課本上才能看見的戰爭,還有為國捐軀的軍人?人類就是這麼一回事,永遠無法學會教訓。
  早在查爾斯遠赴伊拉克之時,黛娜就交給他一本空白日記本,希望他能留下一些給寶寶,兒子喬丹,的話,《小王子》的作者聖艾修伯理在他的戰爭散文集裡比喻過,戰爭是燃燒鑽石以取暖的行為,腦袋裝得愈少,執行任務你就愈輕鬆,你最好什麼都不要想,最好不要有任何感情,否則你根本無法活下去。
  可是查爾斯在伊拉克的日子裡,仍舊努力地用工整的字跡填滿日記,寫滿給喬丹的話,寫滿他一有意外,就無法親自告訴兒子的話語。查爾斯確實是個堅強的人。
  而黛娜不遑多讓。
  黛娜在查爾斯身亡後,寫下
《對不起,來不及陪你長大》,是想告訴喬丹,關於查爾斯在日記裡沒有提到,或來不及提到的事情。
  她希望喬丹明白在他的父母之間那種堅毅的愛情,即使他們之間沒有婚姻,但他們絕對沒有比任何一對夫妻少了一分愛,也完全衷心期盼愛的結晶的到來。她也希望喬丹能夠瞭解查爾斯的為人,一個真實無偽的父親。
  黛娜很勇敢,不是嗎?最教人無法想像,她在查爾斯去世後,發揮了她身為記者的專長,一一去採訪事發在場的當事人,美軍對罹難者家屬一律宣稱『該名軍人(在爆炸中或掃射中)立刻死去,並沒有感到痛苦』,彷彿這樣就可以讓家屬好受一點,可是她努力套問後發現,查爾斯在內臟都被炸裂後,仍活了將近20分鐘的時間。她親自去挖掘了這個真相。
  黛娜在書中並未強烈、直接地譴責戰爭,而是讓我們闔上書籍後,自己去思考。
  黛娜的冷靜自持並非她冷血無情,她不得不然。再怎麼說,喬丹才10個月大,甚至還沒度過1歲生日,她得照顧他。她在接獲查爾斯身亡的電話時,發出如同野獸般地嘶吼,倒在地上無法動彈。她不知道她躺了多久才勉力起身,而身邊的人對她說:「黛娜,妳一定要振作,為了喬丹。」
  她說什麼?黛娜心想:她難道不明白,我剛剛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從地上爬起來?
  看完這本書我並沒有哭,但是這比那些讓我哭泣的劇情,更讓我印象深刻,即使在書籍闔上之後,我仍然不斷思考著。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散文,不管有沒有自己的孩子、支不支持戰爭,都可以看,都值得看。
  然後我還有個小小的慶幸。(人都是自私的嘛。)查爾斯身故時48歲,喬丹僅僅10個月大,如果是我或大芝心在48歲時身故,至少小芝心跟龍捲風都已成年。
  人生無常,請讓我們陪伴兩枚小孩,至少到他們成年。當父母的,不都如此期望嗎?
  
  更多介紹請看這個網頁:
《對不起,來不及陪你長大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woheartsf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